钢结构厂房屋顶焊接防水施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
钢结构厂房屋顶焊接防水施工需兼顾结构安全与防水效果,以下是施工过程中需重点注意的关键事项:
一、施工前准备与安全防护
结构安全评估
全面检查屋顶钢结构的锈蚀程度、焊缝完整性(如开裂、气泡)及构件变形情况,对松动或锈蚀严重的部位先进行加固或更换。
确认焊接作业不会对原有结构造成二次损伤,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承载力验算。
安全措施
高空作业必须搭建稳固的脚手架或使用高空作业车,作业人员需佩戴安全带并固定于可靠构件。
清除施工区域 5 米内的易燃物(如油污、保温材料),配备灭火器,焊接时设置接火斗,防止火花飞溅引发火灾。
提前关注天气预报,避开雨天、大风(≥5 级)等恶劣天气,确保施工环境安全。
基层处理
除锈:采用机械打磨(砂轮、钢丝刷)或喷砂工艺,彻底清除钢结构表面锈迹、氧化皮及旧涂层,直至露出金属光泽(达到 St2 级或 Sa2.5 级标准)。
修补缺陷:对焊缝气孔、砂眼、咬边等缺陷,用焊条补焊后打磨平整;对局部凹陷或变形部位,通过焊接垫板或矫正处理恢复平整度。
二、焊接施工关键要点
焊接材料与工艺
焊条 / 焊丝需与母材材质匹配(如 Q235 钢用 E43 焊条,Q345 钢用 E50 焊条),焊前烘干焊条(酸性焊条烘干温度 75~150℃,碱性焊条 350~400℃)。
采用分段对称焊减少应力变形,焊缝高度不小于母材厚度的 70% 且≥6mm,焊脚尺寸均匀,避免出现夹渣、未熔合等缺陷。
重点节点焊接
天沟与屋面连接处:采用满焊工艺,焊缝延伸至天沟内侧≥50mm,焊后打磨光滑并做防腐处理。
屋脊、檐口、通风口:对拼接缝、螺栓孔周边进行连续焊接,确保无渗漏隐患,必要时增设焊接止水板。
采光窗周边:窗框与钢结构连接处采用断续焊(间隔≤200mm),避免因热胀冷缩导致焊缝开裂。
焊接质量检验
外观检查:焊缝表面无裂纹、气孔、咬边,边缘与母材过渡平滑,焊渣清理干净。
无损检测:对主承重构件焊缝(如屋架梁、支撑系统)进行超声波探伤,抽检比例≥20%,不合格部位需返工并重新检测。
三、防水施工工艺与节点处理
防腐层施工
焊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,立即对焊缝及周边 200mm 范围涂刷两道防锈漆(如环氧富锌底漆),干燥后再进行防水施工,防止钢材二次锈蚀。
防水涂料施工
节点加强:在阴阳角、焊缝接缝、落水口等部位先涂刮附加层(宽度≥300mm),可加铺玻纤布增强抗裂性。
大面涂布:采用 “薄涂多遍” 工艺,每遍涂层厚度≤0.5mm,间隔 2~4 小时(表干后)涂下一遍,总厚度≥1.5mm(根据设计要求)。
注意事项:涂料搅拌均匀,避免气泡;施工温度控制在 5~35℃,低温时可添加固化剂加速干燥。
防水卷材施工(热熔法为例)
基层干燥度:用 1㎡卷材覆盖基层,静置 3 小时后观察,底面无水印则含水率≤9%,符合施工要求。
铺设顺序:从低处向高处铺设,先节点后大面,卷材搭接宽度≥100mm,接缝处用热熔枪充分熔融粘结,挤出沥青条确保密封。
收头处理:卷材末端用金属压条固定(间距≤500mm),并用密封胶封严,避免翘边;女儿墙部位卷材上翻高度≥250mm。
密封胶施工
对螺栓孔、铆钉缝、板材拼接缝等部位,先用高压空气清理缝隙内灰尘,再嵌入背衬材料(如泡沫棒),最后注入高弹性硅酮密封胶,确保饱满无气泡,表面修整平滑。
四、安全与成品保护
焊接安全操作
佩戴防紫外线护目镜、焊接手套,避免弧光灼伤和烫伤;保持作业区域通风,防止焊接烟尘(如锰、氟化物)吸入中毒。
成品保护措施
防水层未固化前,严禁人员踩踏或堆放工具材料;后续安装设备需在防水层上铺设防护板,避免尖锐物体刺破。
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天沟、落水口,确保排水畅通,避免积水浸泡防水层。
五、验收与维护建议
防水效果检验
淋水试验:用高压水枪对屋面进行持续淋水 2 小时,观察室内顶板是否有渗漏点。
蓄水试验:针对局部区域(如天沟)可进行蓄水,水深≥50mm,24 小时无渗漏为合格。
定期维护周期
每年雨季前检查屋顶焊缝是否锈蚀、防水层是否开裂,重点关注节点部位;每 3~5 年对防腐层进行补涂,延长钢结构使用寿命。
总结
钢结构屋顶焊接防水施工需遵循 “焊接牢固、防腐到位、防水严密” 的原则,尤其重视节点处理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控。若涉及复杂结构(如网架、异性屋面),建议委托具备钢结构和防水施工双资质的专业团队,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。